今日有人傳來此文 我多年未返臺灣 是新美人 值此中華民國100年 特轉附載於此 ==============
『大陸人看台灣』
台灣人這麼說、 這麼做
作者:肖鋒/廣州《新周刊》總主筆 觀察入微,不愧是總主筆! 在台灣找中國,你能感悟到一種久違了的溫馨。我們與他們,似曾相識又彼此陌生。 不少陸客初看台灣會有些心理落差。台灣怎麼連個氣派的機場都沒有? 台灣不是用看的,台灣是要細細品味的。就像一個女人..
我們過往所瞭解的中國,只是一半,另一半在台灣, 這一半雖小卻濃縮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粹。他們跟我們一樣, 他們跟我們又不一樣,太不一樣了. 他們的 “愛”是有心的,他們的“親”是相見的,他們的“義”中是有我的, 他們的“廟”是經常朝拜的。中國漢字是我們與古人交流的密碼。 密碼不失,方能傳承. 他們的書店是有主張的,堅守在黃金地理位置。逛書店是一種享受, 讀書是一種態度。 一個不讀書的民族只會淪為低智商社會。
他們以忠孝仁義命名道路。 台灣的路名很中國, 香港的路名很殖民, 大陸路名很革命。 路不只通東西南北,也通古今。 東西主幹叫忠孝路,南北縱橫叫復興路(台北); 還有仁一路、信二路、義三路、愛四路(基隆); 或者一心路、二聖路、三多路、四維路、五福路、 六合路、七賢路、八德路、九如路、十全路(高雄). 他們的機場翻修,會一步一個道歉啟事。 謙恭本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公權更應如此。 人臉是城市最細緻的風景線。 台灣人的臉從容淡定,優雅內斂他們會熱心為陌生人指路, 新一代甚至會拿出手機,耐心為你google,將地圖解釋給你看。 中華民族以助人為樂,美德有傳。
他們一般不拒絕你借電話;迷路了員警不拒絕開車送你; 你不買東西不會嫌棄你,會說“謝謝,歡迎下次再來”; 臨行前被告知,大陸砍價殺一半的作法在台行不通,且會招致鄙視。 通常,他們不認同討價還價,減半還價更是拒絕, 買賣誠心、童叟無欺本是中國人的從商傳統 他們仍把“小姐”當禮貌的稱呼,而“老師”是極令人尊敬的稱謂。 他們宣導獻愛心、捐發票。 發票定期搖獎,既監督商家納稅,同時又救助老弱. 他們的旅館裡會擺放佛教聖典、聖經、大師語錄,各種信仰和諧共處。 什麼是和諧社會?這就是和諧社會. 他們的小吃攤有幾十年歷史,並不因城管掃蕩一空。 小吃攤是城市一道誘人的風景線。 友善是台灣人的關鍵字。 友善不是靠標語,也裝不出來,不是面子,而是裡子 他們仍保持里長、鄰長的設置,居民一有矛盾或問題,先靠傳統的辦法協調。 中國式友善是鄉土社會出發,再擴展到陌生人社會的。 中華民族的裡子是鄉土中國. 台灣最值得你推薦的是什麼?導遊說是人情和文化。真準,此兩物大陸最缺。 我又問台灣貧富差距大嗎?他說大,但看不出來。 有陸客對他說,台灣真破,賓士沒幾輛,樓又這麼小這麼破,推薦點漂亮點的行否?
文化與人情沒寫在樓面上,卻寫在人臉上...。
_________________ 哈佛演藝攝影家團隊【海內存知己--影友!天涯若比鄰--相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