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 of Los Angeles 洛杉磯國際攝影家協會

We don't make a photograph just with a camera; we bring to the act of photography all the books we have read, the movies we have seen, the music we have heard, the people we have loved. -Ansel Adams
現在的時間是 週一 1月 27, 2025 12:31 pm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 DST ]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4 篇文章 ] 
發表人 內容
文章發表於 : 週五 4月 02, 2010 12:20 am 
離線
少上造
少上造

註冊時間: 週五 9月 19, 2008 12:18 am
文章: 2669
最近看到这篇从境界的层面谈论摄影学习过程的文章,有如王国维先生所论读诗的境界,有所感,不错,转来与大家分享,诸位读完看看自已目前在那个境界。


摄影的四种境界






做事学艺大凡有个渐进次第,经过不同的阶段,最后臻于化境而炉火纯青。学习摄影,也有一个境界转换提升问题。以个人的体悟,划分为三种境界。猛虎下山,突飞猛进,此一境,是为初境;车陷淤泥,滞步不前,此二境,是为困境;白鹅出瓶一,返朴归真,此三境,是为化境。

一、初境
初境是猛虎下山之势,旭日东升之态,腾腾跃跃,有较大的加速度和动量,同时也动荡、轻浮、易变。
翻开摄影史,大多数的摄影大师是偶然接触“魔盒”而误入“歧途”以至终身不悔。可见摄影是一种神奇而有魔力的东西。未摸照相机之前,视摄影神秘兮兮的,觉得一定是门极难驾驭的艺术,思之念之,悬心以求。至入门初学,“咔嚓”不了几卷胶卷,就如见黔之驴,不过徒有虚架。把玩掌间,时有清晰得意之作,不觉飘然顿生自豪欣喜之心,热情激扬,对摄影技术技巧感到极大兴趣,技艺一日千里,进步神速。这样一路下来,左右逢源,前后生风,猛猛烈烈,好象无难不解,无坚不克,自我感觉特好。经过这样一个阶段,基本掌握了摄影的技能,具备了创作的最起码的本钱。
不过,这仅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二的境界。
一位摄影家说过,摄影是一门矛盾的艺术,它既简单得令人发笑,又复杂得使人不知所措。初学时的容易,是由于只看到这矛盾的一个面,只是在主观上感觉得容易,并未真正深入下去,有过自己的思考。山看到了,水也看到了,却是表层的、概念的,而这山这水的细节、内质还在云里雾里。处于此种境界,认识的内容是肤浅的,掌握的技能是生硬的,对艺术的追求流于认知水平,未能把灵智贯注于艺术创作之中,热情泛滥而不善引导运用,正是发烧的开始,火旺而后劲尚不可见。从表面上看,充满激情,大有倾其毕生精力献身摄影的壮志,实则心意动荡浮躁,志高而弗远,气盛而散漫。在创作心理和行为上,时常流露出自大、自恋、自狂,不能确知自己的水平,也不能鉴认自己作品的价值。表现形式上爱去玩弄技巧,追新求异。平时喜欢顺耳风,稍有成绩心头沾沾自喜;遇逆耳忠言,即使表面接受内心也老大不痛快;若参赛投稿屡试不中,更象是受了天大的委屈,怪评委编辑有目无珠,不识他泰山面目,言摄坛风气不正,走后门拉人情,大有千里马不遇伯乐之感慨。
就整个摄影艺术追求过程而言,初境仅是一种“过境”,是过渡形式。然而,尽管这种境界是稚幼、粗糙、不稳定的,它却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危险的阶段,既是入门功夫,又是以后各境的基础。这时期很容易形成好的或坏的习惯,一旦成型,将延续下来贯穿整个艺术生涯,从而影响艺术境界的质量。一般说来,到了初境后期,便出现了艺术层次上的分别,进行了顺昌逆亡、优胜劣汰的选择。风风火火之后来个冷水倾盆,就各各显出其内在心意来。有的经过一番折腾,静心省悟,犹如醍醐灌顶,猛然有了体会,便武火转文火,去浮躁,存诚心,气沉丹田,潜心修炼,实现转境,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有的虚火长旺不下,心浮气高,不解艺术真谛,执著小我,狂妄自大,欲退不愿,欲进不能,只能住境,做些皮面文章,沽浮名捞实利;有的本来就心意不诚,底气不足,徒有虚火,经不起挫折,冷水淋头自然火灭心冷而退境。经此艺术进化,能实实在在上到上一个层次的,大略十之二三而已。

二、困境
困境似车陷淤泥,龙困涸泽,进退惟谷,冰炭在怀,迷迷朦朦,不见天光,而暗中风聚云集,酝酿着一场电闪雷鸣暴风骤雨。因此,困境也是暴风雨前的沉闷,黎明前的黑暗。困境展示了摄影这门矛盾的艺术的另一面,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
从入门一路行来,整个初境几乎铺满鲜花,柳暗花明处处春。正当洋洋得意之时,不觉间峰回路转,山穷水尽,烟雾弥漫,荆棘布道,障碍横陈,前面展现开一片凄凉恐怖的景色。“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此境犹如婴儿出世前的刹那,在狭窄黑暗的夹道里,先天的根行将失去,未来的人世间尚是一个未知的谜,真正的洗礼和漫长考验、磨炼开始了。此时的摄影家,内心焦虑不安,徘徊踟躇,愁苦万分。外表上,几乎看不出有什么进步,甚或有退步。
与初境作一个比较,可以看出困境与初境有截然不同的特征:
其一,初境是乐境,困境是苦境。初时,伴随好奇心的满足常生欢愉。星转斗移,该学的东西都学了,似乎穷尽摄影艺术的全部奥秘,却不知已临胡同尽处,见地陡高修行浮浅,平时学到的东西难能真正派上用埸,原来自以为明白的地方精究起来突然变得迷糊。前程何去?真是个“波茫茫兮无底,山森森兮万重”。“咔嚓”一个断境,天崩地裂,游魂失所,不知如何安身立命。于是,困惑丛生,烦恼纷扰,真个儿尝到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滋味。痴人失恋,其苦不能言表,亦非旁人所能体味,只道是“秋来好个凉”。
其二,初境是自我肯定,困境是自我否定。伴随着从乐到苦,在心理上也由自信变为自卑。开始是上升之态,如婴儿日见日长,这样也好,那样也好,时时处处顺心顺境。何况初生牛犊,不知天高地厚,不思前量后,只陶醉于当下成就;也不比左较右,满足于自身增益。进入困境后,才知道山外青山天外有天,才知道山之万重天之无垠,自己原来掌握的那点东西,实不及苍海一粟,浅薄得很。举目展望,但见天高山远且云雾缭绕,脚下的那块土地也很松软,孑然游离,无依无托,由心高气傲而转为心灰意冷。此时,看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对自己极不满意,甚至想离“我”而去。这种自我否定不仅是对以往学到的东西的反思,而且是对浅薄和浮躁心性的超越,是凤凰涅盘,既充满痛苦又孕育着希望。
其三,初境外动内静,困境外静内动。初境基本上停留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没有深入到艺术心智的修为,是表层化的东西,艺术行为相应表现为浮躁多动而内心还是深潭静水未曾启动。初境向困境的转换,实际是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的深入,却又未真正触动深藏的艺术灵性,艺术行为相应表现为困乏沉静。外表上,已经没有了冲动和轻狂,似乎变得稳重而平静,其实内心深处波浪刚刚掀起,进行着一场激烈的变革。这时期常伴有种种无名烦恼和主体的迷失,恍恍惚惚,心失其所,甚至于疯疯颠颠,不知己之所处、己之所为。对创作相当冷漠,有时连照相机都不想碰一下,出现懒动的倾向。正是在这种恍惚的状态下,艺术的另一历程开始了,主体的潜意识挣脱意识的奴役,变得相当活跃,各种困惑主体的问题一连串反馈到意识中来,迫使主体去思考,去省悟,去自觉打碎既得的成果,改变和调整心态,舍弃旧我,重构新我。
如果说初境是认知阶段,那么困境就是参悟阶段,是形向意、实向虚的过渡,是提高艺术层次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最难突破的境界。困境很折磨人也很磨炼人,常常翻来倒去,穿心揪肠,欲续还断,欲罢不休,苦风愁雨,痛煞斯人。对真正的艺术家来说,这是烈火炼纯钢。然而要真正摆脱困境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犹如僧人求佛,在此将悟未悟之际,极需坚强的毅力和灵敏的智慧,忍天下难忍之苦,修天下难修之事,破天下难破之迷,悟天下难悟之理,证天下难证之果。突破困境最好的策略是以静制动,以守为攻,以退为进。要把初境中提起放在心上的东西放下,虚谷以待。不妨看点老子的《道德经》,读些佛经,参悟道的玄妙,禅的空灵,放开自己,放开勉强的努力,顺其自然,自自在在,飘飘逸逸,听任直觉启示,无为而无不为。必要时甚至“封机绝摄”,来个冷处理,消灭心头妄火,把漫射外面的神光收敛聚焦返照内心,向心处用功夫,向影外用功夫。一旦机缘成熟,自然水到渠成,人不破境境自破。即便如此,能在短时间出困境入化境的也仅是少数利根之人,大部份人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或永生住于困境。

三、化境
化境为白鹅出瓶之解脱,幼蛾蜕蛹之羽化,行云流水,往复自由,透透亮亮,圆圆融融,正所谓“山光晴后雨,江色晚一清”。化境是一种悟境,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境界,业已超越了摄影矛盾的对立,把诸多分别统一于心灵之中。
有一句歌词写得好:终点又回到起点,才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化境就是螺旋形回归初时的平淡,磨难之后的返朴归真。十月怀胎的苦楚,分娩前的陈痛,都随断脐而化解为新生命的欢乐,又速归于平静。山虽万重而层次分明,天虽无垠而意境深远。一切的迷惑,一切的虚妄,一切的狂躁,恰似一场春雨后,缤纷残红流水去。
化境是微妙境界,妙在一个“化”字。化是变化、化解、化合诸意,含变易之义,但与初境、困境时的变易有根本不同。化境的变易是融通、圆润、自然、微妙的,而后两者是对抗、生硬、别扭、粗糙的。初境是形变,困境是意动,化境是神化。初境的热情启动,困境的动量聚积,至化境就由量变上升为质变。出神入化,从初境的盲动困境的躁动变化为化境的灵动,展开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化境的微妙,其一表现为艺术风格的多样和层次的丰富,具有细密的分别。在前两种境界中,艺术主体的灵智尚未真正启发,摄影创作多为机械的摹写、生硬的排列组合,少有心灵的顺畅流露,因此单调雷同。及至化境,灵智得到发展,逐渐化形为气,化实为虚,化有为空,化意为神,心境顿然洞明,至虚灵至空灵,便或隐或现各各显出真元本性,衍化出自具特色的艺术风格。而且,化也大有讲究,并非一化就能登峰造极,大化小化深化浅化各有应境,化到哪种程度就升到哪种层次,大境中又生出许许多多小境,有了悟的,也有拖泥带水的,构成瑰丽的艺术伊甸园。其二表现为创作过程的流顺和艺术作品的情真意切。拆妙字,即是“少女”。清纯、柔和、飘逸是少女的风韵,也应是妙境的特色。进入化境,摆脱了功利诱惑,放下了执着勉强,变得自自在在,清清纯纯,坦坦荡荡,艺术与生命融化合一,一又化为无,一切皆由心发,无障无碍,真诚流露,妙趣自生。
化境是清明境界,明在一个“静”字。静是宁静、清静、寂静。静是松弛、通畅、自由,是一无所有,空空寂寂的境地。水深则静,静既是修炼高境界的必具的心态,又是高境界必呈的心态。水静波平呈万象,惟静而后能清、能明、能空、能灵,才能天人合一,印证冥冥大道。静要彻底,静到无染、无相、无念、无住、无执,佛性湛然。静又不是不动。澹乎若深渊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静极而动,天然自动。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经历了艺术创作的坎坎坷坷,心得到了反复的锤炼,经过无量的洗炼,享受光明的沐浴,渐渐平静下来,宁静起来,荒漠成绿州,真算踏上艺术正道。此后,无论艺术心态、创作行为还是作品风格都有了本质的改变,技术技巧形式都趋淡化,如闲云野鹤,无拘无束,一切轻松随意,形直而意曲,理显而情深,意境幽深旷远。
化境是大度境界,大在一个“空”字。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空灵妙有,有中之无,无中生万有。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空灵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境界大,世界小。心空才能纳宇宙万物,有容乃大。空是静的极致,悟的结果。放下心来便是真悟。虚心以待,没有偏见,没有成规,就能智慧,就有灵感,就时时创新。空灵中,思维任意纵横,无滞无碍,上可穷九天,下可达四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弛骋亿万里,随心所欲创意境。空,则灵气往来。空是大手笔,是大气度,是大气象,是大境界。
化境又是自然境界,可遇而不可求,恰似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自然中事。化境是努力解卸的松驰,灵性闪现的火花,应来不期而至,未应来强求反远,正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栅处。”入境前,迷迷朦朦,不识庐山真面目,却道山中多风光;入境来,空空明明,洞悉此山却也无。喝茶还是喝茶,拍照还是拍照,花开花落平常心。

四、入境与破境
境界的提升实质上是不断入境、住境、破境、转境的过程。所谓入境就是进入境界,住境就是滞留于境界,破境就是超越境界,转境就是此境界迁渡彼境界,统称为境界相。四种境界相中,入境破境为主,住境转境为从。其实,住境是入境与破境的缓冲,转境是破境的自然结果。
入境是为了破境,入而不破就成住境,停留在一个层次上不能上去。破境是为了转境,即进入更高层次的境界。作形象的描述,入境为加法,破境用减法。入境是学习的过程,是知识的积累,技能的训练,把原不具备的东西掌握好;破境是悟道的过程,把入境掌握的东西过滤,该放下的放下,把真正合乎本性的那部分纯化编入“心灵程序”三。这就是为学日增,为道日损。相应于摄影的三种境界,就是初境为学法,困境为执法,化境为破法。
境界的追求是一个漫长、细致、艰难的过程。从悟的程度来分,有有为境和无为境,是指境界的层次。有为境,关键是“取”,要学习,有吃苦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去承受别扭、生硬、不自然的训练。同时又必须明察秋豪,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掌握好火候,文武适当,否则极易走火。无为境,关键是“舍”,要省悟,有空明的灵性和大度的气象,随机应化,否则春蚕自缚,难免入魔。从悟的迟速来分,有渐修和顿悟之别,是指修为的方法。修境的法门很多,但都应人而设,利根者当然最好是顿悟,平常根器必须老老实实,步步为营,渐修的好。
凡做事都离不开入境破境。入境不易,破境更难。境界提升的关键在破而不在入。所谓破境,说穿了就是破执着破痴迷,层层深入,剥开假我,明心见性,呈现真我。相应于层次渐进次序,破境要破三个关。一破功利诱惑。对人来说,功利是最基本、最直接、最有形的诱惑。大多数人一生都在功利圈里打转转,抱着利害成败、功名地位生活,患得患失,畏畏戚戚。功利使人变得世俗、世故、迟钝甚至愚蠢。功利的人会努力保持既得成果,唯恐失去,因而对未知境界心怀恐惧,无形中抵抗新事物,构成了通向高境界的障碍。心底无私天地宽。超越了功利,才能不会以自我为中心,以利益为出发点来片面地看问题,才能用公正的态度来探索真理,从而走入正道。二破情感困惑。从本质上讲,艺术是情感的,但情感有大情感和小情感之别,艺术需要的是近乎人类本性的大情感,而不是与个人利益攸关的情感倾向、情感偏向。人是情感的动物,往往受感情的支配而失去准确的判断能力,产生片面的认识。情感是最微妙的困惑,它象无形的绳子,缠绕出了千奇百怪的“情结”还叫人不明不白心甘情愿。情感倾向使人迷痴、迷朦、迷失。人最大的情感困惑,莫过于自恋,留恋于既成境界,成为破境的主要误区。作为艺术家,应该有超越自我的大情感,热爱一草一木,热爱一山一水,热爱整个人类,热爱整个宇宙。只有这样,才能挣脱自我的束缚,才能与宇宙合一。三破心智迷惑。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为人类带来了智慧,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苦难。智慧是人类的骄傲,又是人类错误的根源。人因为有了几乎无所不能的智慧,所以总喜欢以宇宙的主人自居,肆意征服一切而不顾客观规律,因此常常用错了智慧,聪明反被聪明误。智巧只是小境界,拙朴才是大境界。人应该明了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明了人的智慧是有限度的,明了自然力的伟大,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去智弃谋,大气度大智慧,聆听自然的启迪,聆听直觉的启示,师法自然,循道而行。如果破了上述三个关,心也就放下了,变得空白,空灵,至纯至真,这就是空灵的境界。应无所持而生其心。心不住一境,无境而全境,就生动自然,就能启发人潜在的真正巨大的能量,无为而无所不为。

艺术拒绝计划。艺术境界的提升是心智修练的过程,自然也拒绝计划。入境破境都应该顺其自然,自然而然。上面提到过“境界的追求”,那不过是方便说法。就整个过程说,追求只能做为一种准备工作,真正得境必须放弃追求的心态。艺术境界也好,其他的境界也好,最终都归结为生命境界。纯正的艺术追求应该与生活融为一体,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得道者,首先应该是一个真正懂得生活真谛的人。人未做好,既使学问再高,也不能说已把学问做好,那不过是假文化。任何一种文化只有与生命相结合,才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吃饭、喝茶、睡觉之外别无二样的禅。

艺无止境。任何一种高境界都只是相对于比它低的境界而言,境界之上更有境界。悟了道,得了境界之后,还要不断地实践,修正自己的见地和行为,以至忘我忘境,否则常常要从高境界中落下来,又变得不自然。不以境界为境界方是真境界,没有境界的境界诚为大境界。

_________________
看更多图片:
http://www.photosalonla.org/membergallery.asp?uid=490 网上画廊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六 4月 03, 2010 12:17 am 
離線
大上造
大上造
頭像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15, 2007 12:56 pm
文章: 5438
好文,学习了。 :D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三 4月 14, 2010 2:52 pm 
離線
右更
右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一 7月 14, 2008 5:20 pm
文章: 1715
來自: Alhambra, CA 91803
当我翻完我所有的片子后,稍微有点得意的想,我现在快入初境了。。。 :mrgreen:

_________________
圖檔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四 9月 23, 2010 11:57 pm 
離線
少上造
少上造

註冊時間: 週五 9月 19, 2008 12:18 am
文章: 2669
rick 寫:
当我翻完我所有的片子后,稍微有点得意的想,我现在快入初境了。。。 :mrgreen:



今天翻看此文时,以到困境了吧 :lol:

_________________
看更多图片:
http://www.photosalonla.org/membergallery.asp?uid=490 网上画廊


回頂端
 個人資料  
 
顯示文章 :  排序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4 篇文章 ]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 DST ]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 沒有註冊用戶 和 3 位訪客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檔案

搜尋:
前往 :  
POWERED_BY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