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 of Los Angeles 洛杉磯國際攝影家協會

We don't make a photograph just with a camera; we bring to the act of photography all the books we have read, the movies we have seen, the music we have heard, the people we have loved. -Ansel Adams
現在的時間是 週一 2月 03, 2025 11:04 pm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 DST ]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10 篇文章 ] 
發表人 內容
文章發表於 : 週三 1月 13, 2010 6:14 pm 
離線
右更
右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二 9月 02, 2008 4:08 pm
文章: 2366
费季穆(Jim Fitzgerald): 鲁滨逊式的摄影师

附加檔案:
clip_image002.jpg
clip_image002.jpg [ 8.89 KIB | 被瀏覽 7144 次 ]

Artistic Vision…..Traditional craft

Jim Fitzgerald is an artist who draws his inspirations from the masters, past and present. Master photographers and printers Ansel Adams, Edward and Brett Weston, Per Volquartz, Gordon Chapple, Vaughn Hutchins, Sandy King, Bruce Barnbaum and Michael Smith and Paula Chamlee, have influenced Jim’s personal and unique style.

Jim currently resides in Ventura, California. A California native, Jim began his photographic career 30 years ago. A self-taught photographer and camera builder, Jim’s first visions were color 35mm images of the world, people and landscapes around him. In 2000, Jim began using large format cameras and developing and printing his own black and white photographs. “I needed total control over the process to complete my vision.” Workshops, conducted in the field and the darkroom by respected photographers by Per Volquartz and Vaughn Hutchins, have inspired Jim to create some of his best work. His images are in private collections, and Jim was one of the artists selected to show at the prestigious Yosemite Renaissance XXIV in 2008.

The tools of choice for Jim are his 1904 Seneca 8x10 camera and hand-crafted Walnut 11x14 and 8x20 cameras.

A traditional photographer Jim specializes in Carbon Transfer and Silver Chloride contact prints. Carbon Transfer, a process from the 1860’s, is a highly labor intensive process that yields prints of the finest quality. The photographer has total control of the image tonality due to the blending of pigments and manufacturing of transfer tissue unique to the artists’ vision. Carbon prints require 3 days of work to produce one finished print. Currently there are about 150 actively practicing carbon printers in the world.

Jim’s fine art prints are hand printed on the finest materials available; Kodak Azo Silver Chloride contact paper is used for most of Jim’s contact prints. His Carbon Transfer images are printed on the finest fiber papers, as are their final supports. Silver images are fixed twice, selenium-toned to archival standards, and both his silver and carbon prints are mounted on Alpha Rag museum quality boards.


附加檔案:
glass-factory-doors-Azo.jpg
glass-factory-doors-Azo.jpg [ 29.15 KIB | 被瀏覽 7144 次 ]


附加檔案:
img008-copy.jpg
img008-copy.jpg [ 34.21 KIB | 被瀏覽 7139 次 ]
fitzgerald_oak_yosemite_2008.jpg
fitzgerald_oak_yosemite_2008.jpg [ 153.17 KIB | 被瀏覽 7139 次 ]
img006-Kern-River-copy.jpg
img006-Kern-River-copy.jpg [ 26.1 KIB | 被瀏覽 7139 次 ]
img151-copy.jpg
img151-copy.jpg [ 24.12 KIB | 被瀏覽 7136 次 ]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flickr.com/photos/simonsun08/ 相册地址
weibo.com/ssunsun 微博
ssunsun.tuchong.com 国内图博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三 1月 13, 2010 6:32 pm 
離線
大上造
大上造
頭像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15, 2007 12:56 pm
文章: 5438
费季穆(Jim Fitzgerald): 鲁滨逊式的摄影师

像许多人一样,儒勒·凡尔纳的《神秘岛》三部曲,以及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是我小时候所热爱的读物。这些书籍让我对荒岛生活心向往之,但经历了几次野营以后,那些不切实际的美好的幻想就被打破了,剩下的就是对那些能够在荒岛上生存下来,并能从无到有制造出各种生活用品与工具的那些主人公们的敬佩了。

佩尔(Per Volquartz)曾和我谈起过,他有一个摄影师朋友,是一个能自己造相机、自己造镜头的家伙。在去年佩尔家的圣诞聚会上我终于见到了这位鲁滨逊式的传奇人物————费季穆。

到佩尔家时,已经是晚上六点,厨房里坐着五六个客人在谈天,还有几个人穿梭于暗房和佩尔的工作室。一个小个子的家伙不时的和一个大个子讨论,比较碳素和铂金印刷的结果。到了九点,大部分客人开始和主人告别,这时那个小个子才冲到厨房,抓起桌上剩下的墨西哥卷饼吃了起来。佩尔的太太贝姬(Becky)说,“季穆,你从早上九点进来,就一直在工作,你不累吗?”季穆说,“我周末在家也都是这样。”佩尔笑着说,“你没有老婆,反正也不会有生活。”后来和季穆聊了起来,知道他原来应该有老婆的,现在谈起来当然是“前妻”。另外他有两个很有音乐和文学天赋的儿子,在斯坦福念完书,留在湾区做了音乐制作人。他每年要去优胜美地十几次摄影采风,有时儿子们还会陪他去那里露营。他讲了一些野营的趣闻和遇熊的经历。他给我看了他在优胜美地的画册,都是他自己碳印的大画幅照片,质感很好,有浮雕的效果。就像我认识的大多数摄影师,他白天也是有工作的:帮一家公司卖混凝土。作为推销员,他开着公司的卡车,时常在路上。当他看到“令自己感动的场面”,他便会停车拍摄。他的很多作品是便是这样产生的。在和季穆的交谈中,有一点我和他也有共识,对于艺术创作(摄影、绘画、写作等等),激情(passion)是最重要的。当作品中融入了的激情,这些作品才能打动别人。

就像鲁滨逊不可能造出核潜艇,我们也不能盼望季穆能造出佳能的大马三。在今天,许多摄影原教旨主义者热衷于制造小孔成像相机:涂黑的罐头盒上绑上胶布,扎一个小孔就成了。季穆当然做的比他们要稍微复杂一些,他买了材料自制了11x14和8X12的大画幅相机,并用核桃木为ebay上买来的柯达镜片配上了镜桶。如果说鲁滨逊代表了英帝国在殖民扩张年代的那些个人英雄,并烙上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季穆则无疑是我们这个互联网世代的代表,通过网上的论坛,他结交了很多摄影同好并获取了制造相机的信息,他的制作材料大都通过网络,特别是ebay,而购得的。

和这里的很多朋友一样,我摄影经历是从数码开始的,我个人觉得数码摄影的最大特征是,摄影技巧门槛降低很多,并且摄影师对自己的作品从前期到后期可以有全面的掌控,这点倒是和季穆这样的大画幅摄影师的流程是相通的。当技巧不是问题的时候,“表达什么,如何表达”这样一些艺术的根本问题便会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或许可以从费季穆这样鲁滨逊式的摄影师的身上得到一些启发。

花絮:
季穆的从事摄影经历很有趣,我便撺掇他来沙龙讲课,并说这里的人都很友好。他说,“不怕,我是一个推销员,瞎白话是我的职业。”佩尔提醒他,“少讲笑话,很可能你自己傻呵呵的在笑,下面却一片茫然。”我说,“没事,季穆要讲笑话的时候给我递个眼色,我领头笑就好了...”

所以大家那天来听课给点面子,没事跟着乐一乐。 :D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三 1月 13, 2010 9:36 pm 
離線
右更
右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10, 2007 1:46 am
文章: 1897
现在就练着 :lol2death: :lol2death: :lol2death: :lol2death: :lol2death: :lol2death: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三 1月 20, 2010 12:07 am 
離線
五大夫
五大夫

註冊時間: 週一 7月 21, 2008 9:30 am
文章: 596
很感兴趣,不会错过这次机会,带上Andy和朋友一起来学习。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三 1月 20, 2010 12:25 am 
離線
左庶长
左庶长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二 5月 13, 2008 10:42 am
文章: 693
家里有事要回国,不能参加了,遗憾啊!

哪位给录个相,放网上分享?先谢了 :kowtow: :kowtow: :kowtow: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六 1月 23, 2010 3:53 pm 
離線
大上造
大上造
頭像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15, 2007 12:56 pm
文章: 5438
fengyu 寫:
家里有事要回国,不能参加了,遗憾啊!

哪位给录个相,放网上分享?先谢了 :kowtow: :kowtow: :kowtow:


your wish is granted. :D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六 1月 23, 2010 3:54 pm 
離線
大上造
大上造
頭像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15, 2007 12:56 pm
文章: 5438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六 1月 23, 2010 3:55 pm 
離線
大上造
大上造
頭像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15, 2007 12:56 pm
文章: 5438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日 1月 24, 2010 10:38 am 
離線
簪袅
簪袅

註冊時間: 週三 7月 08, 2009 2:22 pm
文章: 132
Yuhong 谢谢你提供的精彩视频。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日 1月 24, 2010 11:50 pm 
離線
大上造
大上造
頭像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15, 2007 12:56 pm
文章: 5438
James Wang 寫:
Yuhong 谢谢你提供的精彩视频。


手机拍的,凑合看。 :D


回頂端
 個人資料  
 
顯示文章 :  排序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10 篇文章 ]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 DST ]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 沒有註冊用戶 和 88 位訪客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檔案

搜尋:
前往 :  
POWERED_BY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