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 of Los Angeles 洛杉磯國際攝影家協會

We don't make a photograph just with a camera; we bring to the act of photography all the books we have read, the movies we have seen, the music we have heard, the people we have loved. -Ansel Adams
現在的時間是 週二 2月 04, 2025 12:45 am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 DST ]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77 篇文章 ]  前往頁數 1, 2, 3, 4, 5, 6  下一頁
發表人 內容
文章發表於 : 週二 3月 06, 2007 2:16 am 
離線
五大夫
五大夫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28, 2007 8:20 pm
文章: 524
來自: LA
这是一个神奇而不可思议的地方,这是一个令人着迷却又爱恨交加的地方,这是一个即使告诉你地理位置你还是会迷失方向的地方。波浪峡谷(Paria Canyon Wave)——美国犹他州与亚利桑那州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弗密林?克利夫兹国家纪念地(Vermillion Clifts National Moumment)中的一块禁土,以其举世惊艳的面貌与神奇的传说令人神往。


附加檔案:
52.jpg
52.jpg [ 163.76 KIB | 被瀏覽 9154 次 ]
54.jpg
54.jpg [ 192.94 KIB | 被瀏覽 9154 次 ]
51.jpg
51.jpg [ 212.01 KIB | 被瀏覽 9158 次 ]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週二 3月 06, 2007 2:21 am 
離線
五大夫
五大夫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28, 2007 8:20 pm
文章: 524
來自: LA
凡是去过波浪谷的人回来后似乎都会得一种“怪病”,这种兼容恐惧病和相思病的怪症使人一提起波浪谷不是三缄其口就是吞吞吐吐前言不搭后语。在洛城我就对波浪谷的奇闻轶事时有所闻,知道在大峡谷与锡安国家公园附近有一处二者的延伸之地,徒步行走要六小时以上,极其险峻,曾有人在深谷中迷路而险些丧生。为了给本刊的读者撰写一篇独一无二的报道,我邀约了一位资深的旅美摄影师木一兵先生与我同行,开始了对这片向往已久的神秘之地的探索之旅。

我们从洛杉矶出发,连夜开了九小时的车程,第二天清晨幸运地取得了进入克利夫兹国家纪念地的波浪谷的许可证。波浪谷确实是一个神秘之谷,该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被几位美国摄影师无意中发现后,他们拍摄的作品在国际摄影比赛中几乎是屡战屡胜获奖无数。评委、专家均为这奇景所倾倒,然而却无法得知其景其境出于何处何地(一般误认为是大峡谷的某一不为人知的局部山石)。其实,当这批为数不多的摄影师找到这块人间绝境时,他们就众口同声地保守秘密,绝不对外公开其位置。因此,尽管摄影作品已经面世,而有关峡谷的资料却一直无人知晓长达十年之久。所以,波浪谷一直是摄影人由衷神往却又不得其门而入的神秘之地。

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有一位德国摄影家有幸跟随这些美国摄影师中的一位去了波浪谷,回到德国后他在杂志上公开发表了这些摄影作品及这个神秘的地点后,大批的欧洲人,尤其是德国人开始取道犹他州,直奔波浪谷(反而是美国本地人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为了亲眼一睹这令人头晕目眩的旷世奇观。这件事开始惊动了美国政府,1997年美国土地管理局(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开始接管波浪谷的出入事宜。在经过实地考查与研究后,为了保护该峡谷的原始生态环境而决定不公开对外进行旅游宣传,除对已知的民众实施每天发放限量的二十张许可证外,严禁任何人擅自入内。

这二十位幸运的人士必须在早晨九点前到达地管局办公室,在众多远道而来的申请者中用抽签方式取得入园许可证。此外,地管局在偌大的国家纪念地中不设任何路标或指示牌(因尚未开发以至连像样的路都没有,况且山谷中是以巨大的滚石与沙地组成,根本无法筑路)。园警对入园者的限制也颇多,诸如不得携带火种,不得在谷内露营或夜宿(许可证只有12小时的有效时间),许可证必须扎在背包上,停车证必须放车头窗内,不得携带狗、马及任何动物,入园有两个登记处要自觉填写出入时间,一切都是便于园警进行查核。此外,在入园须知文本中明确写着:即使地管局给予波浪谷的位置指示,但不保证你一定能够找到该谷的位置,只有身体健康并具有丰富的野外徒步经验的旅行者才能完成探险之旅。水、食物与保暖的衣物是十分重要的,除了你的脚印外,不要留下任何的杂物与垃圾……园警最后会向你出示6张谷内的像片,告诉你如何左转右转等等,并提醒经常回头观察,以免归途迷路。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週二 3月 06, 2007 2:21 am 
離線
五大夫
五大夫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28, 2007 8:20 pm
文章: 524
來自: LA
我们与两位从德国来的莱卡相机指定的摄影师夫妇结伴同行,他们事先作了详尽的了解与研究,并使用最先进的(GPS)雷达定位仪器,根据经纬度定出方向,结果走了半小时就误入歧途,当我们重返羊肠沙道,花了近三小时的时间终于找到波浪谷时,已经是下午一点整了。虽然无法取得最佳的光影效果,我们仍然作最后的努力去寻求最佳的摄影位置,我的伙伴老木凭着多年的经验径直向谷内奔去,而我则被眼前出现的景象深深地震撼了:几十米高的峡谷由滚石般的岩质构成,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圆滑的表层,而是尤如海浪般显出清晰的纹路,站在谷底犹如置身大海中一样,且周围色彩呈橘红色,凹凸有致。

在这万籁俱寂的深谷中,你会感受到血脉的扩张,心脏的剧烈跳动而耳目昏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你顿感自身万般地渺小,犹如沧海中的一片浮叶,随时会被大浪吞噬而消失……我举着相机忘我拍摄这周围的奇观,不知不觉时间飞逝,一个小时很快过去,我突然醒悟过来该是与老木汇合,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了。

我寻找老木,却四处不见他的踪影。我踏上岩层向高处走去,眼前又是一片开阔的天地。地面上的波纹坑里积满了冰水,并映出了高层岩石的倒影,远处谷顶有一处天然的石拱桥在云海中飘浮,在这个岩如海浪般的世界里,一切是如此的美丽,如梦如幻。可是我已经毫无心情沉溺于眼前的美景之中,我为无法找到老木而感到焦虑。我大声呼喊着老木的名字,没有回答,只有山谷中轻声的回音。我只能继续一边向谷里走一边呼喊,足有二十分钟之久,依然没有任何回答。

在这巨大的荒谷之中没有讯号,通讯失灵,园警早已解释过波浪谷纯粹是一个野生之地,这里狼狗出没,羚羊野熊现身且没有任何救援计划。在这样一个险峻的环境里,一个人爬山越岭已气喘吁吁,要救一个伤者谈何容易。即使单身返回园外去招救兵,这天色一暗不是迷路也会被冻死,简直是困难重要,越想越可怕,生死之间的一念之差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我的嗓子因大声呼喊而沙哑无力,用足力气继续向前奔走。奇迹终于发生了:在转过一个山谷处,前方百米远的崖边竟然好端端地站着老木,他正弯着腰全神贯注地忙着拍摄!原来,是风太大,我在谷底处,风声把我的喊叫声逆向地吹到了反方向,他根本无法听见,正极其得意地沉浸于自我的艺术创作之中呢。见到老木安然无恙,我顾不上责备他,反而像捡回一台MarkⅡ相机那样暗自雀喜。但这一次有惊无险的遭遇却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生命被威胁的经验与体会。
回城后一周都没有复原,倒是那峡谷的险峻给我留下极富挑战的印象。为了拍出更好的摄影作品,我决心与老木学诸葛亮七出祁山,半个月后再度挥师波浪谷。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週二 3月 06, 2007 2:22 am 
離線
五大夫
五大夫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28, 2007 8:20 pm
文章: 524
來自: LA
第二次的波浪谷之行十分成功,我所拍摄的巨幅波浪谷照片得到了摄影同仁、老师们的赞赏(以后多次参展,还上了洛杉矶第18频道“今日洛城”电视专访节目)。为了更详细地介绍波浪谷这一奇特景色,我与老木结成了患难之交,在一个月内第三次进入波浪谷。在向众多的园警、当地居民和资深的摄影师以及徒步旅行者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并对极其有限的文字资料进行反复的研究和考证后,大概可以对波浪谷勾画出以下一幅草图:

在美国犹他州南部与亚利桑那州接壤的帕瑞亚河畔(Paria River),有一大片地垛形成的帕瑞亚峡谷(Paria Canyon)。因北美狼狗的出没,也有狼狗垛之称(Coyote Buttes)。峡谷有南北之分,南部较为平坦,北部险象丛生,大块的纹理滚石夹杂着沙地绵延数十里。大约在700年前,印第安皮布罗人曾在此游牧生活过。他们牧羊、逐鹿,在低谷处种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

1776年最早到达这里的白人探险家,是一位叫多米尼格兹?艾斯盖兰特(Dominguez Escalante)的西班牙人。此后便是1872年开始在这里整治科罗拉多河的约翰?理(John Lee)以及对金矿有兴趣而到此处勘探的为数极少的白人了。1984年亚利桑那州通过了野生地法案将帕瑞亚峡谷保护起来,1997年12月24日美国地管局掌管了该地的事务性工作,2000年犹他州又通过野生地保护法将这里29万4千英亩谷地辟为密林?克里夫兹国家纪念地。

帕瑞亚峡谷(包括狼狗垛及波浪谷)的地貌特征早在千百万年前由于地壳的运动历经沧海桑田般的演变,且借助于科罗拉多河大峡谷的风力将这个地处风口的谷地风蚀出一个美轮美奂的海浪型峡谷。其中最精华的波浪谷(The Wave)约有2平方公里范围之大(周围有无数个类同的小山垛,其实每个都很漂亮,只是波浪谷的规模最大且美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波浪谷的魅力在于它没有被开放与公开展示而带有的神秘色彩(连当地小镇克奈勃的大多数居民都不知道波浪谷的确切位置)。

严格地讲,波浪谷是处于亚利桑那州境内(离犹他州的州界一英里路),但由于发放进入许可证的美国地管局(BLM)是坐落在犹他州边境上,故此,一般都是从犹他州进入帕瑞亚峡谷(弗密林?克里夫兹国家纪念地),走四公里越过州境线再走二公里往谷顶,就会到波浪谷。虽然单程仅有六公里,但因无任何标记路牌,而且还要攀登岩石,所以要耗时二至三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即使有许可证,也难得不迷路)。

至于每天颁发的二十张许可证,是根本无法满足广大探险者的旅行需求的,徒步旅行者团体就此向政府提出许多建议,诸如在到达波浪谷时,由地管局派专人检查许可证并规定进入者脱鞋改换软袜,这样可以每天准许500人游览波浪谷而不会破坏易碎的岩石,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每日二十位探奇者的限制究竟能使多少人可以得到政府所宣称的保证旅行者获得“真正的荒野经验”呢?!

笔者通过与园警多次交谈,发现他们的回答十分肯定:波浪谷永远不会被开发,20人一天的参观政策雷打不动。这似乎显示了政府对维护这一奇迹并将其视为国家珍贵财富加以保护的决心。另一方面,从他们的语调神态中我也似乎领悟到为什么从波浪谷出来的人都会六神无主而神秘兮兮。其奥秘在于包括园警在内,大家都想保留波浪谷那股浓厚的神秘劲而如同永远守住他们心目中的圣地一样!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週二 3月 06, 2007 7:27 am 
離線
右更
右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日 2月 18, 2007 2:19 pm
文章: 1653
幸亏我今天起得早,先站个沙发慢慢读!!!!

终于见到黄老师的东西了,果然不一般!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週二 3月 06, 2007 8:29 am 
離線
公士
公士

註冊時間: 週一 2月 19, 2007 12:19 am
文章: 79
真漂亮。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週二 3月 06, 2007 8:58 am 
離線
中更
中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一 2月 19, 2007 7:54 pm
文章: 1466
這么早就排到第三排了,可見大師魅力所在. :)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週二 3月 06, 2007 11:53 am 
離線
中更
中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15, 2007 2:07 pm
文章: 1340
來自: Wash. DC/North. VA
漂亮。

_________________
肖像是个人情感的风光;
风光是天地灵动的肖像...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週二 3月 06, 2007 12:20 pm 
離線
官大夫
官大夫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05, 2007 6:06 pm
文章: 273
來自: Bay Area
文章好照片靓。
第一张加一个人比光拍景妙多了。 :applause: :applause: :applause: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週二 3月 06, 2007 1:33 pm 
離線
官大夫
官大夫
頭像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17, 2007 9:20 pm
文章: 307
好漂漂...虽然早前已经欣赏过一次,不过再看一样感觉美丽..特别又加上文字,故事....

_________________
Keep on drifting...until a place called home found...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週三 3月 07, 2007 2:43 am 
離線
五大夫
五大夫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28, 2007 8:20 pm
文章: 524
來自: LA
lhamu_la 寫:
好漂漂...虽然早前已经欣赏过一次,不过再看一样感觉美丽..特别又加上文字,故事....
不勝感激,如果早前己見一次我想不起是哪一次,除第一張外其余是第一次面世,多謝鼓勵,還作有小曲一首,待錢易兄編完故事后再上映. :shock: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週四 3月 08, 2007 11:19 am 
離線
左庶长
左庶长
頭像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15, 2007 5:33 pm
文章: 726
來自: Los Angeles
两天没来上网,这里别说沙发了,连地板的位置都占不到了。

看黄苏大师的作品,常常不用讲故事,照片里已经有故事了。因为这样奇特壮观,人迹罕至的景色,观众都会不由地去问:“这个摄影师怎么发现这么个地方,这一路上必定有无数难忘的故事和回忆。”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週四 3月 08, 2007 12:21 pm 
離線
五大夫
五大夫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28, 2007 8:20 pm
文章: 524
來自: LA
Danny Dong 寫:
两天没来上网,这里别说沙发了,连地板的位置都占不到了。

看黄苏大师的作品,常常不用讲故事,照片里已经有故事了。因为这样奇特壮观,人迹罕至的景色,观众都会不由地去问:“这个摄影师怎么发现这么个地方,这一路上必定有无数难忘的故事和回忆。”
Danny您也是一位波浪谷的探險者,有機會將洗耳恭聽您的那段故事.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週六 3月 10, 2007 5:25 pm 
離線
五大夫
五大夫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06, 2007 7:34 pm
文章: 521
來自: LA
还有一种"怪病",凡去过的都喜欢用超广夸张线条,片子都极具冲击,甚至目眩.为什么就不能像获奖者那样真实的记录呢?~呵呵 :admire: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文章發表於 : 週六 3月 10, 2007 8:09 pm 
離線
五大夫
五大夫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28, 2007 8:20 pm
文章: 524
來自: LA
敬禮!"年輕的文工團員"說得對.下次一定用標頭試試,可能會有不同的效應.謝謝指出!!


回頂端
 個人資料  
 
顯示文章 :  排序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77 篇文章 ]  前往頁數 1, 2, 3, 4, 5, 6  下一頁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 DST ]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 沒有註冊用戶 和 42 位訪客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檔案

搜尋:
前往 :  
POWERED_BY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