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玛吉顿珠,汉族人. 藏族名
在藏北旅行时,我在藏北的申扎县认识了她.
她来自四川绵阳,到这已经十多年了,开一间小杂货铺维持生计.她孤身
一人,没结婚,看样也没有结婚的愿望.由于我们车坏了,在申扎耽搁两天
修车.可能是语言相通的缘故,闲暇之余总愿意到她的店铺消磨时光.
当然不买什么,也实在没什么可买,说说话聊聊天,这女孩给我留下深刻
印象.
她的故事很简单,简单的是她是一个孤儿.她的故事又很复杂,复杂的是
我无法体会到她人生路上的煎熬.
她的脸上时刻都挂着微笑,即便和我谈起心酸的往事,生活的艰辛,也
总是笑眯眯的……
她告诉我,四岁时候父亲在工厂里被机器绞断一条胳膊,后来去世了.母
亲扔下她改嫁去了西安,她和祖母生活.后来祖母去世,她成了孤儿.
小时候的事情她记忆犹新.给她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就是饥饿.民政部
门把她送进福利院,她就跑出来,送几次跑出几次.她说那时她小,福利院
太陌生,阿姨厉害,死活也不愿住在那里.
家乡的几条街道,她印象很深。那几条街上有很多小吃店.放学以后的
多数时光,都是在这里度过。找些残羹剩饭,或许会填饱肚子,运气
好还用塑料袋"打包"带回去,运气不好就饿着。这种生活也不平静,经常
遭到驱赶,像无人养的小猫小狗一样。有一次她误以为人家吃完了上
去拿,结果叫人家打个不轻.可能是打怕了,有一周时间她没敢去这几条
街,当然这一周她是在饥饿中度过的.
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她没有辍学.她说那时如果不上学,她就无事可做,
可能还会堕落成野孩子.在学校和老师小朋友们在一块,总还有欢乐.
十七岁那年,她考上父亲厂里的技校.在读技校三年中,她开始懂事成人.
她说她那时特别羡慕有父母的孩子,在街上看到孩子得到大人的宠爱,
她真想跑过去和大人说心里的委屈,说自己饿......
她说,那时最怕的就是过年,看见家家户户都合家欢聚,欢天喜地放炮
竹,吃年夜饭,打心眼里羡慕。而她只能孤身一人在学校宿舍里,用一
只电热杯,把攒下来的钱, 买一袋速冻饺子,一个一个煮了,吞下的是人
间苦涩......
她很喜欢晚上一个人在街上散步,为的是看万家灯火,看每扇窗透出的
温馨......
毕业那年,她有了男朋友。他是在父亲厂里打工的农村小伙子,家境很
贫寒,人很勤快,很知道疼她.不久后,她也分到父亲厂里干活,两个人在
一块互相照顾,对未来充满了美好希冀......
但好景不长,工厂效益不好,她下岗了,男友也被辞退.
天无绝人之路,一个偶然机会,西藏那曲地区来这里招了几个工人,男友
被聘用.于是他带上她,来到这千古蛮荒的藏北高原。
男友在县上管几台柴油发电机,全镇晚上9点到12点用电,都出自这里.
男友的薪水也不错,每月能挣1000来块,男友又帮她开了这间小杂货铺.
两个人计划好了,再干几年存下点钱就回家乡结婚.
前年,那曲地区发生一起事故。一辆拉柴油的油罐车,翻到一座铁桥下,
两伤一死,死的那个就是她男友。
她撕心裂肺,她哭他,她想他。她说,那时真想和他一块去了......
我注意到,她说她这些经历时,脸上依然挂着笑容。只是,瞬间会一丝
痛苦的表情, 她泪湿的目光饱含深情地穿过门楹,凝望苍兰的天空和滚
滚的白云......
她还告诉我,她母亲找过她。母亲现在生活不错,做生意赚了些钱,想把
她接到西安去。
我问她,为什么不跟母亲去?但她的原话是这样说的:
"已经不重要啦!她是我的母亲,也不是我的母亲,不重要啦……"
我又问她,没想过离开这里吗?
她的回答很干脆:我不能走,我不能把他自己留在这里。这个小店铺还
要开下去,有这个小店铺,就像和他在一起.
我仔细打量着这间不大的小屋,好黑好暗.我似乎好像真的感到他男友
生命还在延伸......
她告诉我,男友就埋在镇外不远的地方,有时间她就去看看他,和他说说
话,送点他爱吃的东西。她说,在这个世界上,就这么一个亲人......
我离开那天,特意到她那告别。她微笑出来送我们,并且说,你们再来的
时候,如果方便,帮我多带些小食品来,这地方很好卖,我会给你们钱
的。
我知道我不会再来了,我又不好把话说明,只是一个劲的点头。我瞬间
发现,我很猥琐……
在藏北旅行那些日子,可能是高原缺氧,智商下降。我的思维很迟钝很
混乱,记忆很模糊。我常在长途行车时,想起并思索她那句"已经不重
要啦”的话.
有什么能和母子血缘关系相比? 没有。母子血缘都不重要了,那什么才
是重要的呢?
我思索不出答案。
后来我在藏区的继续旅行中,看见沿途乞讨的乞丐,我忽然明白,比血
缘关系更重要的是两个字: 生存!
这个简单而不复杂的道理,我们可能永远不会明白,而玛吉顿珠要比我
们明白得上万倍!
回到北京,我时不时地想起她,心里总是沉甸甸的。后来,我一个做老板
的朋友来看我,听说我去"疯"西藏了,也想以后跟我去走走。我说可以,
做点贡献吧,西藏人民需要小食品,你先扶贫吧,重在表现,以观后效.
最後由 DIVE 於 週日 3月 25, 2007 12:54 am 編輯, 總共編輯了 1 次
|